“禁野令”下蚂蚱等养殖户 是否还有出路

2020-05-06 10:55

蝗虫,俗称“蚂蚱”,是农作物的天敌,一直被贴上“害虫”的标签。近年来,这种害虫的营养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油炸食品,或者破碎成高档鱼类和家禽饲料,或者冻结出口到国外,饲养蚱蜢成为个新的产业。在济南章丘多个村庄,不少农户把养蚂蚱当成一门“致富经”,一年忙碌五六个月,收入能有二三十万元。然而,今年月全国“禁野令”出台后,蚂蚱养殖户们集体“慌了神”,今后还能不能售卖和食用蚂蚱,目前仍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现在,隧道里的新蚱蜢要出来了。数千万只蚱蜢面临着“卖不出去,放不下”的困境。

小蚂蚱曾蹦跶出“致富路”

岁的村民陈善亮饲养了多万只“东亚飞蝗”。在这篇文章中,这位岁的老人筹集了多万东亚飞蝗。本文图片新时报

月日,章丘区大河镇的贾大姐寺村北头田里排序着几十只白色塑料薄膜温室大棚,看上去像一个蔬菜水果温室大棚,但小屋子里的是克星-多万只小蚂蚁。邪惡这位岁的村民陈善良背着一大袋草材进了小屋。也就是说,他震惊了成千上万只深棕色蚂蚁跳了一次。现场看起来像电影《极度震惊》。

陈善亮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蚂蚱养殖大户,他一共建了个大棚,占地亩,总投资多万元。说到蚱蜢的农业,陈山梁和其他人一样好。北方人一般一年养三到四茬,一茬养殖时间在天左右,一粒浅黄色的卵就会长成一只五六厘米长的蚂蚱。”陈善亮说,他一般从月开始忙活扣上大棚,一直忙到国庆节以后,一个棚一茬能出斤蚂蚱,一斤约只,论数量的话大概有万只。上年,蚱蜢零售价为元,一个棚市场价为元,元每一次能卖二十万元之上,一年三农作物,总销量可超出万元。不包括土地、草地、雇佣和其他农业成本,净利润万不是问题。

月日,陈珊良把一大袋麦草搬入铁棚里喂蚱蜢。月日,陈善亮背着一大袋子草料钻入棚内投喂蚂蚱,草料都是自己种植的小麦。

除了利润十分可观,蚂蚱养殖的管理也相对简便。陈善亮解释说,蚂蚱的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把卵放进大棚,保证草料充足且不沾农药,蚂蚱就能存活和繁殖。蚂蚱蜢产生后,在地里種子,小蚂蚁生产-个生鸡蛋,能够再次开发设计,日常管理只必须剪去。当然,养蚂蚱看似简单,也得肯吃苦下力,蚂蚱对棚内温度要求高,生存环境至少要超过摄氏度。在最热的夏季,棚内温

  数千万只蚂蚱如今“愁销路”

  在章丘普集街道焦家村,养蚂蚱则有十几年历史了。早在年,村里就有农户开始养蚂蚱,其他村民看到这是一条致富路子,也纷纷跟进养殖,焦家村形成了一股蚂蚱热。“现在村里有十几户在养,大大小小棚加起来一两百个,不少人靠这个发了家,也带动了邻近的龙华村、水坡村效仿养殖。”焦家村党支部书记焦时同告诉新时报记者。

  焦儒彬是村里最早养殖蚂蚱的一批人,他一共养了多个大棚。焦儒彬说,北方养的蚂蚱主要是“东亚飞蝗”,这个品种体态肥壮,个头比野生的要大一些,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这些年根本不愁卖,一茬蚂蚱养成了,不仅附近饭店抢着要,淄博、潍坊、河北等地批发商都会过来订购,批发后制成蚂蚱酱、蚂蚱酒,卖到冷库速冻后销往日韩、欧美等地。如今,养蚂蚱已经成为焦家村的重要产业,年村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并注册“焦家蚂蚱”品牌,对外联系收购商,专门为蚂蚱养殖服务。

陈善亮一共建了个大棚,占地亩,总投资约多万元。再有几天,蚂蚱就要出棚了。陈善亮一共建了个大棚,占地亩,总投资约多万元。再有几天,蚂蚱就要出棚了。

  眼下,新一茬的蚂蚱即将出棚,收购形势却急转直下,愁坏了章丘众多养殖户。“一万四千多斤蚂蚱还有五六天就要出棚,往年批发商早就订完了,今年几乎都没订出去。”陈善亮说,春季后因为野生动物禁食令,大家都不知道蚂蚱到底还能不能吃,很多饭店都不敢卖了,加工厂也都没复工,导致今年市场行情很不好,即使敢收购的批发商也把价格压到每斤六七元,连养殖成本都不够。“蚂蚱成虫产卵后,一般四五天就自然死亡了,要再卖不出去就全砸手里了。”

  同样的,焦家村的数千万只蚂蚱也面临销路难题。此外,这一茬的蚂蚱卖不动,不能放棚里任由其自然死亡,会影响下一茬的生长;然而也不能轻易放生,一旦出棚又会给农作物造成隐患。“不少村民过来问我咋办,我现在也不清楚到底咋办。”村支书焦时同也搞不懂,养殖的蚂蚱到底算不算野味,“现在就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禁食令的相关细则,倘若蚂蚱确定列入禁食范围的话,下一步村里也好尽快组织村民转产。”

  养殖户盼禁食细则尽快公布

  蚂蚱究竟还能不能食用,不只是养殖户的一块“心病”,也牵动了众多食客的心。我国食用蚂蚱历史悠久,唐代就有食用蝗虫记录,古代蝗区人民结合治蝗将捕到的蝗虫作为食品,经腌制、晒干或油炸后在集市上出卖,名为“蝗米”“旱虾”。山东是养殖和食用蚂蚱的大省,潍坊、枣庄、济南等地都有大规模养殖,很多已经形成深加工产业,当地人也有把蚂蚱作为小吃食用的传统。“蚂蚱是高蛋白昆虫,油炸着吃,外焦里嫩,香酥味美,要真禁了这一口,还真有点舍不得。”不少喜爱吃蚂蚱的济南市民表示。

  月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要求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按照该决定,凡是未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陆生野生动物,一律禁止食用。“禁野令”给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业亮起“红灯”,不仅竹鼠、蛇、野猪、梅花鹿、鸵鸟等被禁食,金蝉、蚂蚱、蝎子等昆虫也被列为禁食对象。决定生效后,有关部门也在制定详细的目录,明确哪些不能养,哪些可以养。

  月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至月日截止。记者发现,在这份目录中,一共列入了种动物,除了猪、牛、羊等传统畜禽,梅花鹿、鸵鸟、鹧鸪等种特种畜禽得以开“绿灯”,但大多数在养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仍未被列入。蚂蚱属于陆生野生动物,为此记者咨询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该厅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昆虫类具体怎么认定,还需要等待国家层面的多部门联合出台具体操作细则,“省里的禁食野生动物名单还未完全确定下来,没有细则之前,现在没法具体答复。”

  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明确,合法养殖、依规停业的作为补偿对象,对违规取得行政许可证件或违法从事养殖的不予补偿。受访的蚂蚱养殖户普遍盼望有关昆虫的禁食细则尽快公布,并制定细致完善的补偿机制。

  金蝉村村民也在等“靴子落地”

  对于不少济南人来说,不仅把蚂蚱当成是一道餐桌上的美食,还有喜食金蝉的传统。章丘区白云湖街道辛丰村,是全国闻名的“金蝉村”,村里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金蝉,养殖面积多亩,一年能有多万元的收入。当下,正值金蝉播卵孵化期,受“禁野令”的影响,村民不敢贸然复工播卵,村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一个明确的说法。

  村支部书记董道新告诉新时报记者,年,辛丰村开始发展果木经济,大规模种植“嘎啦”苹果树,销售苹果成为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年,一次偶然机会,村领导接触到金蝉养殖项目,发现苹果树为金蝉产卵提供了天然场所,村里水源和土壤也非常适合金蝉生长,于是开始在村里推广金蝉养殖。这些年,金蝉价格水涨船高,一只能卖到.元,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辛丰村今年还投资五六十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亩的标准化孵化车间,以自动化温室替代人工保温保湿,由此可增加万的年总产值,可现在说法不明,车间不敢动工。

  “往年到月就得准备金蝉虫卵的孵化,月下地,月收获,眼看就要错过播卵期了。”月日,苹果金蝉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光森告诉记者,除了车间的投资之外,光买金蝉苗就花了多万元,如果不能顺利孵化将损失不小,“农时不等人,希望国家早一点出个名单,充分考虑养殖户的利益和损失。”

专家观点:

  ◇违反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一个违法行为既可能同时需要承担上述三种责任,也可能只需承担其中一种或两种责任。

  ◇应当完善法律及配套制度,推动健全法律责任;要把环境健康、生物安全保护作为立法目的体现出来;要加强民事责任的承担,让违法者承担修复环境和资源的经济代价;加强涉野生动物案件的行刑衔接,尤其是各监管部门间的联动;考虑在行政立法领域建立野生动物分级管理制度,进而推动刑法修改,明确不同种类野生动物、不同性质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

  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与滥食给野生动物资源和环境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月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称《决定》)。该《决定》的目的是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及时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

  月日,最高检发布全国检察机关一季度主要办案数据。其中,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人,起诉人,同比分别上升.%、.%。办案数据表明,未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重任在身。

  长期以来,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如何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惩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就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及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责任、提速保护野生动物的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违法行为禁而不止破坏野生动物资源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很多国家都加强了在野生动物保护、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方面的立法。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直接涉及野生动物的法律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同时,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关联的还有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有上位法的功能。其中一些指导思想、原则等在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法律执行和实施上应当也是适用的。”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周珂介绍,野生动物的养殖在许多方面也应该适用畜牧法的相关规定。

  在已有相关法律规制的前提下,为何吃野味、捕野物在一些地区禁而不止?对此,周珂认为,我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传统,比如在中医药、文化方面,一些野生动物制品可以作为中药材等,还有人认为食用野生动物具有进补食疗的效果。此外,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之后,赶上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森林保护方面禁止采伐一些林区,林区原有的野生动物资源、经验技术和劳动力,就自然形成了养殖野生动物的市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有些投资资本进入到野生动物经营、利用、食用领域,形成产业链。这些客观因素都对导致食用野生动物的情况泛滥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周珂说。

  不当经营、食用野生动物引发人们对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的质疑。周珂指出:“从公众舆论来看,‘一禁到底’、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呼声很强烈,应当严格加强对经营、利用、养殖和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的规制。”

  “禁野令”应时而生扩大法律调整范围

  管住滥吃的嘴,刹住野生动物交易之风,扩大法律调整范围是关键。而《决定》的通过正好回应了舆论关切。

  记者了解到,在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规定中,对“三有”类野生动物(即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非保护类陆生野生动物是否禁止食用,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这次《决定》明确提出,对上述野生动物列入禁食范围进行全面保护,禁止非法捕猎、非法交易、非法食用野生动物。

  同时,《决定》也区分了非法滥食和合法食用的边界,明确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凡是没有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是不是属于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可列入目录的,属于家畜家禽。《决定》对处罚也作出严格规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的野生动物,必须严格禁止,违反规定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

  在《决定》之后,相关修法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今年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制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专项立法修法工作中,《决定》已经通过,此外还包括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尽早修改动物防疫法,抓紧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等。

  月日,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其中,草案完善了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制度,要求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

  而对于违反《决定》和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受访专家也对此进行了解读。

  • 以上就是关于“禁野令”下蚂蚱等养殖户 是否还有出路的全部回答内容,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请在线咨询承业律师

  • 刑事罪名